以青春之名筑时代之基,当好现代化建设“摆渡人”

《求是》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》,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方向。文章深刻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,而青年则是这一伟大征程中的先锋队和突击队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,我们既是党的政策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“第一责任人”,需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当好青年与时代之间的“摆渡人”。

筑牢思想根基以理论武装铸就青年信仰之魂文章强调,“青年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,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”。基层党员干部的首要任务,是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我们当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为载体,深刻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理论和政策,“青言青语”讲透党的创新理论,用“身边事”诠释“大道理”。通过组织青年参与乡村振兴、社会发展实践,让他们在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中深化对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解;通过开展集中学习、线下研讨,引导青年从脱贫攻坚等伟大实践中汲取精神力量。将理论武装转化为行动自觉,让青年在思想深处种下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的种子。

搭建实践舞台以组织优势激发青年奋斗之力文章指出,“共青团要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”。基层是青年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,也是检验干部能力的“试金石”。我们要通过“青年突击队”“党员先锋岗”等载体,将青年骨干派到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、基层治理等“吃劲岗位”;建立“帮带制”,让老党员手把手传授群众工作方法,帮助青年在解决复杂问题中锤炼本领。让青年在实践中“经风雨、见世面”,锻造堪当重任的“硬核”队伍。

优化成长生态以严管厚爱护航青年成长之路文章要求,“团干部要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,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青年口碑”。基层党员干部既是青年的“引路人”,更是“护航者”。在从严治背景下,需以“刀刃向内”的勇气整治“躺平式”青年干部,以“容错纠错”机制鼓励青年大胆创新。基层党组织加强青年干部管理,建立“青年干部成长档案”,对参与重大项目、获得群众好评的青年优先提拔关注青年“急难愁盼”,通过建设“青年人才公寓”、设立“青年创业基金”、开展“婚恋交友联谊”等举措,解决青年后顾之忧。让青年感受到组织的温度,凝聚起“一起向未来”的磅礴力量。

勇做先锋表率以躬身示范引领青年前行之姿“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,实干是最崇高的致敬。”基层党员干部需以“向我看齐”的自觉,为青年树立标杆。基层党员干部既要当好“指挥员”,更要当好“战斗员”,用“沾泥土、带露珠、冒热气”的作风感染青年,用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勇气激励青年。让青年看到“共产党员的样子”,激发他们“争做先锋”的热情。

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基层党员干部需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当好青年成长的“筑梦人”、事业发展的“铺路石”、时代使命的“接力者”。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,不负时代、不负人民、不负历史!